乐博士:中美最新最全防疫建议+三天杨康小窍门
当前首轮疫情汹涌来袭(见下图),阳了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尊重医学和科学。不要成为那些乱吃药搞到肝中毒躺在医院,没有消灭病毒先放倒自己的傻羊羊,OK?
1、症状
病程: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,病程为7天左右;部分老年人,尤其是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。
常见症状: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嗅觉味觉减退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结膜炎、肌痛和腹泻等。咳嗽在转阴后可能还会持续一个月之久。
抗原检测:在感染初期,由于病毒载量低,抗原检测未必一开始就显示阳性,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以检测出来。
不同毒株症状无明显差异:广州、重庆等地流行BA.5.2毒株,北京、保定等地流行BF.7毒株。BF.7是在BA.5.2基础上的亚种突变株,两种毒株的感染症状没有明显差异。
2、用药
发热: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。常见的感冒药,如999感冒灵、泰诺等,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,也能起到退烧作用。
咽干咽痛:地喹氯铵、六神丸、清咽滴丸、疏风解毒胶囊等。
咳嗽咳痰:澳己新、氨溴索、愈创甘油醚、乙酰半胱氨酸等。
干咳无痰:福尔可定、右美沙芬等。
流鼻涕:氯苯那敏、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等。
鼻塞:赛洛唑啉滴鼻剂等。
注意事项:
- 对症下药!目前没有证据支持药物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。如果没有相关症状,不要提前预防性地服用药物。
- 美国批准上市的两款新冠药物,分别是辉瑞和默克生产的,需要在感染72小时之内服用才有效果,分别对肝脏和免疫系统有一定的副作用。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建议服用默克的新冠药。
- 抗菌药物、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,对病毒无效!仅在出现细菌感染并发症时使用,谨遵医嘱,切勿盲目使用。
- 对症药物之间不要混用、滥用、过量使用,否则可能增加肝损伤的风险。
- 不要滥用中药、偏方。最好的护理方法可能反而是多喝水、物理降温、生理盐水擦身等常规措施。【小贴士:莲花XX可以肯定不具有疗效(新加坡某机构2021年对此有专门的研究论文报道),而且对肝具有一定毒性。所以大名鼎鼎的饶毅教授说,这朵莲花白给他都不要,立刻扔垃圾桶。】
- 相关的症状缓解后,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对症药物,无需“巩固”疗效。
独家秘密武器:乐土数字肺雾化系统
细胞活性成分具有抑制免疫系统过度激活、控制急性炎症反应、减少肺纤维化的发生,以及促进内源性修复等作用。乐土数字肺雾化系统可将细胞活性成分通过口鼻吸入肺,直接作用病灶,减轻新冠症状,促进患者康复,减少并发症。
案例:张女士,新冠患者。感染后用了一组雾化,第二天症状明显减轻,第三天症状消失。
有图有证据,三天就“好利索啦”!
3、居家治疗
不外出: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不外出,谢绝一切探访。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,尽量不要订购其它快递、外卖,并采取无接触方式收取。
备好防疫物资:阳性感染者原则上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。房间内配备体温计、纸巾、口罩、一次性手套、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消毒产品、带盖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资。
保护家人做好个人防护:阳性感染者进入家中公共区域应规范佩戴N95口罩,与同住人应采用分餐制,使用专用餐饮具。
勤通风: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房间,每日至少上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,每次30分钟以上。
勤消毒: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,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。清理垃圾时用双层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,避免出现遗洒,并对其外表面和封口处消毒。
两次核酸阴性可结束居家治疗: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,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>35(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),可结束居家治疗。
4、就医
非必要不就医:无症状感染者、轻症患者不要拨打120或者蜂拥而至医院!医疗资源挤兑才是新冠疫情中最大的杀手,这是美国和其它国家惨痛的教训,中国一定要吸取。
出现以下情况,请及时就医:
- 居家治疗人员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,或者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.5℃超过3天。
- 孩子生病后,出现嗜睡、持续拒食、喂养困难、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。
- 居家治疗人员为孕妇,且出现头痛、头晕、心慌、憋气等症状,或出现腹痛、阴道出血或流液、胎动异常等情况。
- 居家治疗人员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,且不能控制时。
5、康复后
二次感染:康复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,但3至6个月内二次感染的概率相当低,多数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重复感染奥密克戎。
后遗症: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,无症和轻症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。
消毒清洁:居家治疗结束后,可对马桶、洗脸盆、垃圾桶等重点部位,使用含有效氯或酒精的消毒剂进行消毒。更换牙刷等洗漱用具,碗筷餐具、洗脸毛巾可用沸水加热消毒。
最后,不管现在的处境多么危险,愿大家都能平安度过疫情,迎接天下无疫的2023年。
资料来源:美国CDC,Nature等科学杂志及相关报道;国家卫健委、中国疾控中心、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北京市卫健委、北京市药学质控中心、北京日报、羊城晚报客户端等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作为新冠预防和康复护理的参考资料,不代表本公司或任何医疗机构、医生的诊疗意见。感染新冠者应根据个人情况,做出自己的决定,本公司不负责由此引起的任何后果。